5月16日下午,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杰泓应邀在社科楼325教室,同传媒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全体本科同学、戏剧与影视专业全体研究生,进行了一场题为“现实主义的滥用与中国电影精神的重建”学术讲座。
王杰泓从“现实主义”的滥用现象入手,列举了粉红色现实主义电影、二次元现实主义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现象学现实主义电影等存在被滥用的状况,引出重申现实主义概念的精神内核,重审中国电影现实主义传统及其流变及重建当代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精神三个话题。他指出,西方现实主义的理论源头来自古希腊的摹仿说,并从写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无边的现实主义五个方面论述西方现实主义的流变。他强调应将现实主义放入现实情境中理解,不能概念先行。
接着,在批判现实主义方面,他提出真实性、典型性、倾向性是构成现实主义的精神内核,需要把握好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人物形象,客观揭示复杂的社会关系与现实矛盾,从而真实地再现社会现实。他通过分析电影《偷自行车的人》,进一步强调了演员、场面调度和故事的消失对于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重要性。最后,他表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创作精神和创作手法的结合,针对现实主义被滥用的问题应采取拟像化、同质化和他律化的方法。
本次主题讲座的顺利开展,不仅深化了学生对现实主义的认识,为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提供了破局思路,更为传媒学院影视人才的建设和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