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202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动员会

2025-09-22 17:44

09月21日下午,学校在理科楼报告厅召开202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动员大会。校长余本海出席会议并讲话。各文科院系、科研机构、科研团队负责人,以及具有高级职称、博士学位或计划申报202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教师等3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涂友超主持。

社会科学处负责同志回顾总结了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形势与存在问题,并对2026年度申报任务作出详细部署。

历史文化学院负责同志就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组织申报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分享。李蕊教授和王宗辉博士分别围绕重点项目和青年项目申报作专题经验介绍。

余本海校长在动员讲话中深刻阐述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学校发展的重大意义。他强调,国家级项目数量是衡量学校整体学术水平和学科建设质量的核心指标,也是省级拨款与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他指出,自学校升格为大学以来,国家级项目数量不增反降的现象亟需高度重视,尤其在当前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稍有懈怠就会被后来者超越。他以华南师范大学的发展经验为例,强调学校发展正处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各单位必须摒弃“躺平”思想,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科研工作。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余本海校长指出,个别学院和教师科研动力不足、思想松懈现象较为严重,甚至存在部分学院未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任务的情况。他强调,学院领导班子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和紧迫感,切实发挥带头作用,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

为推动学校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余本海校长提出三项具体要求。一是学校层面要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加大对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从政策、经费上提供有力保障,切实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二是学院层面要创新思路,积极搭建平台,建立良好的科研氛围,特别是要关心青年教师成长,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真正做到以事业和感情留人;三是教师层面要树立信心,强化科研意识,认真打磨项目申请书,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坚持不懈,不断提升科研水平。

会上,余本海校长还特别强调职能部门要转变作风,坚持以学院和教师为中心,提供细致周到的科研服务。他表示,职能部门要以服务质量为导向,严格杜绝“门难进、脸难看”的现象,让教师安心科研、乐于创新。

此次动员大会的召开,为信阳师范大学202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吹响了冲锋号,明确了发展目标与责任担当,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全力以赴投入202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学校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社科动态